香海六十日——我做义工的那些日子(一)

2025-06-20 06:39
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

香海

第一天

1.每个人都在干活,切菜、烙饼、烧火、炒菜……人在劳动中是最美的状态,马克思说,劳动创造了人。从本质上说,劳动是在彼此付出,每个人的生存都与其他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,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平凡的劳动中。

2.有幸旁听了老师与小强师兄的对话,来迟了只听了后半段。老师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几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,比如羊皮卷的价值,道德经的体会,金刚经的感悟。

3.晚上大家畅所欲言,各自分享一天的收获,既是总结又是锻炼。我是最怕当众发言了,因为这是自己最大的短板,总是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,藏拙固然能避免出丑却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,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。道家尚真,自己是什么样就呈现出什么样,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呢?放下患得患失的心态,学做真人,才会活得逍遥自在。

4.感谢爱人没有反对我出来学习,虽然临走那晚她还是哭了,我也有些犹豫,毕竟以前外出学习最多也就一个多星期,这次要三个月之久。说实话,在火车上我的状态有些低落,甚至想打退堂鼓,我也怕自己坚持不下来。改变自己不易,所谓积习难改,可是如果不去改变,只能沿续以往的生活状态,对自己对家人并无益处。

5.勇气不是不害怕,是害怕仍然坚持去做应该做的事情,以此自勉!感恩所有的因缘,愿我有勇气去坚持!

关公护法

第二天

1.早课的感受

室内练习筑颜术与站桩,自己感觉不如在公园练的效果好,没有那种朝阳照在身上的温暖感,只能靠想象力来弥补了,好处是共修时不敢懈怠,站桩的时间延长不少。

共读《S中医发蒙》的第七编医案部分,恰好衔接上我之前的阅读进度,真是太巧了。本来发愿读此书百遍的,后来改为30遍,另外70遍用来读《选集》。

2.干活的感受

在家时不爱干活,尤其是对擦洗油烟器总是避而远之,为此没少挨媳妇数落。这次抢着去擦电烤箱,是想自我改造吗?有这个动机,但也不完全是,人在外面会表现得与在家不同,懒人也会变得勤快起来,这可能是环境的影响吧。

下午被班长安排去搬书,这是我在家经常做的事,自己的那些书时常被我挪来挪去,每次整理完藏书都累得动也不想动。到了师父的书房,看到那些厚厚的大藏经,腿肚子当时就有些发软。200册的《永乐北藏经》搬完,接着是101册的《禅宗全书》,还有八十八册卐续藏,看着瘦小的净梅师兄力气比我还大,厚厚的藏经一抱就是一大摞,她先从里屋的书柜取下书,再放到外面的柜上,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忙个不停,我只是打个了下手都觉得吃不消,很佩服她如此能吃苦耐劳。

3.分享感受

今晚老师分享了很多,针对如何破情执,举了许多发生在她身边的真实事例,给了我很多的启发。有时候从表面看似乎是无情的做法,却可以真正帮助别人成长,正所谓天地视万物为刍狗,老师也是在效法天地,尽道者的本份。

能量不足时人易急躁,这句话记下了,慢慢去体会,希望自己能沉下心来多观察,多反省,日有所进。

藏经阁

第三天

1.早上共修时闻到熏香味,动了念头,担心老闻香味对身体会有伤害,转念又想到老师们都是专家,肯定用的是纯天然的香料,就这样一直在打妄想。

2.重读《S中医发蒙》,把韦老的生平事迹抄了一遍。老人家15岁参加工作,24岁开始学中医,25年后创立S中医,60岁时建立研究中心。今日有缘跟韦老的高徒慧容老师、阁主老师学习中医文化,也算是与韦老结缘了,真是三生有幸,一定要珍惜这个福份好好地用功。

3.继续搬书的工作,这辈子与书结下不解之缘,小时候爱看画书,长大了爱买书,书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,从头到尾读完的却屈指可数,真正读透的书更是少之又少。昨天老师讲破情执,我对书有情执,这个也得破,不然我会一直困在书中。今天搬书时,感觉像是在搬砖,没有想去翻一翻的念头,不管是什么书,我都没太大的兴趣了,除了S中医,只有韦老的书能激发我强烈的情感,不知这个算不算一种情执?

4.今天尝试过午不食,早上吃得多了,失去了觉察,中午想着晚上不吃会不会饿,下午还要干活,不知不觉中又去添了两次粥,等于把晚饭提前吃了 上次来香海学习三天,回去一量瘦了4斤多,这次学三个月,怎么也得减个二十来斤吧?!

大棚

第四天

1.乱吃药的危险

共读的一个病例,乱吃菊花晶导致身体久治不愈,药伤的危害太大了,损伤了元气后悔晚矣。从家来时带了瓶杞菊明目丸,不知还能吃否?主要是有飞蚊症,看手机看多了,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。

2.使用电锯的感受

第一次使用电锯有些恐惧,心里紧张,担心弄伤自己。后来慢慢地放平了心态,摸索出正确的角度,操作起来顺手多了,但是体力还是比较差,容易累。晚上孙师兄鼓励我和他一起站桩,站了半个小时,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。

3.下地干活的经历

以前也下过地,是帮忙收麦子,而且只干过一次。这次去铲地,怎么也使不上劲,地里很泥泞,没一会儿就粘满了靴子。用力过度还弄断了搭大棚的竹片,幸亏小强师兄机警地为我打了圆场,避免了尴尬的局面。想起二组的黄师兄曾让我多关顾小强的嘱托,而事实上却是小强师兄一直在照顾我,他虽然年轻却非常能干,我得多向他学习才是。

4.什么是S?

早课时听到绮绮问班长,S是什么意思?这个也是我弄不懂的地方,气一元论还大概能理解,这个S真的很抽象,书上讲的两极通应究竟是指什么?是元气的运动形式吗?这些问题很重要,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最核心的东西。阁主老师也讲过,但是自己仍未理解透彻,这个概念不过关,学S中医就很难入门。

红皮萝卜

第五天

《S中医发蒙》杨磊的案例,其母两次给儿子吃退烧药,韦老还专门给她讲过仍然听不进去,习性使然。还有李菊花的案例,韦老也感慨同行更不好治,药物顺手,因而乱服,现在连处方药也可在药店买到,乱吃药的危害更加严重,正确疾病观的引导太重要了。另外,冯金明老中医培养出韦老这位宗师,可谓功德无量,徒弟能为师父治病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非常感动!

拔了一天的萝卜,爱吃萝卜的我还是第一次在地里摘萝卜,感概为何萝卜有大有小,环境差不多,究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异?联想到人的成就有大有小还有没成就的,关键在于内因不同。老师说欲望太大,反而会障碍自己,不同的发心会有不同的结果。习性不改,禀性不除,天性的圆满就无法呈现出来。

洗萝卜时老师说讲功德圆满就该走人了,我的理解是当能量级别已超越人这个层面时,肉身已可有可无,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,与道合真,彻底的无我,与自然成为一体,并非不存在,而是处处在,山河大地无非清净妙身。

今天有朋友的哥哥身染重疾,在网上求助,现在的人真的生不起病,一人生病全家不安,真是苦不堪言。朋友的父母都是原始点的资深义工,为何不用原始点去治疗呢?去医院仍是采取对治、压抑的方式,只会越治越严重,百思不得其解。

劳动

第六天

1.缺乏智慧,好心未必能办好事

昨天看到朋友发水滴筹为重病的哥哥寻求帮助,未经思考就转发了,以为自己是在做好事。通过老师的指导,才知道自己还在中医的大门之外,忘失了整体观这个根本。真想去帮助别人应该告诉对方如何正确对待疾病,即便是癌症也并没有那么可怕,潘老就是用治感冒的方法治癌症的。如果光是替朋友筹钱而不告知正确的治疗途径,有了钱去用错误的手段去压抑症状,等于是在推病人往死路上走。病人本来就是因缺少福德而身染重疾,从因果上看众筹等于在增加病人的业力,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,没有智慧不仅帮不到别人反而会害了对方,想想都感到后怕,非常感恩老师的指点。

2.乱吃止疼药导致面瘫的案例

《S中医发蒙》杨淑莲的案例又给我上了一课,她吃了两片止疼药导致面瘫。前阵子跑步过度导致腿疼,我也曾乱吃止疼药,当时确实见效很快,但是第二天又继续疼了,很明显这是西药的抑制作用。这件事就发生在我准备参加禅门心医的预备阶段,当时每天都在看韦老的书,可是自己并没有真正读进心里去,遇到病疼仍然采用饮鸠止渴的错误方式,可见习性对人的影响之大。

3.劳动方面

今天在厨房干活儿,上午继续洗萝卜,中午和孙师兄、小强一块儿把厨房门口的衣服挪开,重新调整了晾衣绳,开出来一条路,弄完后感觉敞亮多了。原先晾晒的衣物把厨房遮得严严实实,每次去厨房都要低着头小心探路,好似走迷宫一般,太不方便了。

下午收拾萝卜叶子,新来的周师兄学过有机农业,提出了不少的建议,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,很开心。洗菜时又下起了小雨,路过的义工师兄都很热情,建议我们洗菜时要避开风口,还有位师兄为我们找手套前后跑了三次,感觉真的如家人一般。

最后反省一下自己,在洗菜时不太专注也不仔细,对待工作有些敷衍,给其他人增添了麻烦,在此做个忏悔。

菜地

第七天

上午去地里拉菜,第一趟用的是四轮大筐,我在前头拉绮绮在后头推,由于轮子太小,效率不高还费劲儿,改用两轮小推车后一个人就行了。我的体会是,用对工具干活既省力又高效,人类之所以能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,靠的就是善于制作与利用工具,这虽然是“器”的层面,也同样是智慧的产物。

另外,原先小桥出来的路在修整,很不好走,有时需要两三个人抬才能过去,后来有人帮忙用木板铺了条过道,大大地便利于我们来回行走了,每次从那里走都很顺畅,非常感恩修路的义工师兄。这件事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发,所谓“磨刀不误砍柴功”,干活儿也是需要有智慧的,要善于观察勤动脑筋,不能一味地蛮干。

王老善人对“干活儿”有过论述,原话记不清了,大概的意思是说人只有不断地去劳作,才能体现人的价值,好吃懒作则会助长阴命。自己以前的工作过于安逸了,当时以为是好事,现在通过反思才知道那是在享福,福享尽了就该走人了,细思极恐,福是不能去享的,应该惜福积福才对。老师在地里说,你们都是来劳动改造的,确实如此,前半生我干的活儿太少了,这次能来香海劳动真的是很幸运,这比做运动强太多太多了,出几身汗换来身心的安康,我感觉超值,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,也非常感恩老师给我这个改造命远的机会。

下午去地里帮忙盖大棚,在刘老师的指挥下,我们七个人一起协作,把大棚的塑料布拉了上去。在固定的时候,我和一位义工把裁好的十几条绳线一起抛上棚顶,刘老师急忙说,一次最多两条就行了,太多了会纠缠在一起。果不其然,在大棚两边站着的两个人谁也看不见对方,那些绳线全混在一起了,最后只能把线重新抽出来,再一根根抛过去,费了很多力气,真应了那句话,不听老人言后悔在眼前。

对此我有个感悟,中医讲的辨证论治,最后发展成很多的辩证方法,有六经辩证、脏腑辩证、三焦辩证等等,由于注重太多的线索与细节,反而遗忘了最根本的整体辨证,最后变成了一团乱麻。韦老的凭脉辨证则是把握住了最核心的整体观,不去管那些千变万化的症状,脉诊时先判断虚实,化繁为简,然后直接用针或药调脉象(整体气机),不治病而病自除。

吃饺子

第八天

1.迎接新学员

早饭前,孙师兄来五观堂拍摄禅医班新学员行堂的情形,我给他当助手,除了扛包也用手机抓拍了些镜头,希望可以为这些学员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。想起11月初的时候,自己刚来香海也是坐在那个地方,我的左边是郑州的张纲,右边是潍坊的李震,510室的这些同学们不知何时还能再相见?随机是世界的真相,一切都不可执著。

没见到男同胞,却遇见了女同学,我们二组的黄师兄奉阁主之命再次来到香海,不巧的是她母亲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,弟弟的来电让黄师兄心急如焚,恨不得马上返回福鼎,好在慧容老师帮她把心安定了下来,这也应了老师常说的那句话,天加福是逆来的,这或许是上天的考验吧?相信黄师兄一定可以突破此关,她的母亲也会转危为安的。

2.五行性

上午帮厨,和慧容老师说起在网上看到的测面相程序。我曾好奇地测试了一下,扫描照片后的测试结论是金80%木20%,老师说这个不可信,调用大数据来看面相仍然属于局部观,因为忽视了性格这一关键要素。性心身之中,身是祖宗留下的福德,心是自己的所作所作,相好心不善命运不会好!

老师说我是土性为主,不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,想法多于行动……确实是这样的,凡事都比别人慢半拍,想得很多做得太少,既便是在做事,头脑仍是停不下来。古人云,打得念头死,方许法身话。天性做主的人,做事时身与心是合一的,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
3.其他感受

下午切红薯,准备为学员们做炸薯条当点心,切了没多久居然磨出两个水泡,其中一个还磨破了皮,我的手也太不争气了,还是平时干活儿太少的缘故。后来被班长派去地里收小白菜,干到四点多回到阳光棚,大家已经在包饺子了,我擀皮也没达标,中间薄两边厚,看来处处皆学问,什么事不用心也做不好。

生活班又来了新同学,东北的张师兄是玉琨学校的家长,从她那里听闻了很多玉琨学校的新鲜事,让我大开眼界,对玉琨的学生心生仰慕。

我的女儿小时候也读过经典,还在安阳举办的易经研讨会上背诵过《道德经》,上学之后没有坚持下来,主要是我的认知不到位,把孩子给耽误了,我得承担主要责任。现在孩子已经长大,我不能勉强她接受自己的观点,在这方面,莫老师曾批评过我,要我尊重女儿的选择,每个人都不一样,各有各的追求。

晨练

第九天

早上参加共修筑颜术,遇到我们二组的组长郑师兄,她是第二次来参加学习,在她的带领下,我们一直坚持每天在微信群接龙打卡,从未间断过,身为二组的一员我感到很光荣。

上午继续切菜、晾菜、洗菜的日常工作,看到文化园的张姐帮绮绮拉生物钟,原来我们这里到处都有S中医的行家里手。万能师兄给我们发了新工作装,贝雷帽、围裙、袖套一换上,立马从厨房的帮工变成了咖啡店的伙计。我们排着队去五观堂吃午饭,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,小强说,我们这算不算奇装异服?

下午仍是干厨房的活儿,我也带了播放机听陈世忠教授讲心经,这样既不耽误干活也能学点东西。

陈世忠教授1940年出生于上海市,童蒙即随母去寺院听 经。高中毕业后,坚持在家自修苦研经学、史学、子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达十年余。至六六年“***”间,私下师从顾师匡贤大德,学习唯识法相学及宗门典籍,遂登堂入奥,对“禅”的透悟,被顾师许为“世所罕有"。八十年代,应天台国清寺、曹溪南华寺、国恩寺、福建广化寺、厦门闽南、上海、杭州、慈云等佛学院之邀,教授儒家《四书》和佛学典籍《坛经》等,近三十年任温州仙岩圣寿禅寺那兰陀学院研究中心《坛经》研究班导师之职。至今古稀之年,教学、笔耕不辍;播扬大法,矢志不移,愿力深广,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,性即见,见即性。

由于陈教授讲话带有上海口音,不仔细听可能听不太清楚,赵师兄边洗菜边听讲,最后说一句也没听清,其实我也听得比较费力,还是看书更容易理解。

晚饭是甜饼和美味的虫草汤,还有炒菜,为了防止被其他组抢去,我和小强严防死守把饼看得风雨不透,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守饼的任务。

又写成了流水帐,很对不起大家,以后慢慢改正。

农禅基地

第十天

今天有两个感受,一是累,二是怕。累是身体上的,这个好办,睡个觉就没什么大碍了;怕是心理层面的,害怕被老师点名去做分享,但还是没能躲过去。

平时的分享都有准备,这次是突发事件,还要拿着话筒讲,没说几句就卡壳了,想说的没能说出来。讲话是直接呈现,现场无法做修改,比写难多了,讲不好主要是思路不清晰,还有心态上没做到平和,以后还得多锻练。

多干活,体力健;

多讲话,脑力活。

以此自勉!

2018.11.25于香海

更新于:2个月前

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,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( 包括/图片/视频/个人隐私等信息 )请来信告知,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,联系邮箱:laodilailiao#foxmail.com
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