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托六尺之孤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:《论语》新言“泰伯”之六

2025-06-08 12:33

可以托六尺之孤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:《论语》新言“泰伯”之六,萝卜/摄影

曾子曰: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君子人与?君子人也。”

曾子,名参,孔子弟子。

曾子说,如果说一国的孤幼之君可以托付给某人,由他来照看、培养与辅佐,还能把大片地域交由他去管理,以及这人平时遇事不慌,且在“大是大非”的问题上,立场坚定,还能“正直”正确的,可以说他就是君子这类人吗?想了想,还真是!

六尺之孤,古有说“五尺之人”为十岁,“六尺”为十五岁,“七尺”为二十岁。这个尺原来是长度单位,到了形容人,除了高度,还有年龄的意味。这六尺之“孤”的“孤”字,亦可理解为一国之君。

曾子本章句,形容君子的作为,都是从“大处”讲的“特指”——能“托孤”,能治国,能临危不乱……至于“小处”的“泛指”——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轻重缓急那就更不用提了,君子肯定都搞得定!

曾子为什么要这么自问自答地谈“君子”的修为?可能还是在反复推敲琢磨,君子待人接物、为人处世应该能达到的境界与水准,以及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的“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,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到底能完成出什么样?!

君子所以能让人认为他们靠谱,他们有担当,其实还是和他们的言行密切相关。

《论语》“里仁”篇中,“子曰,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——君子就是那种行动派,实干派。“里仁”篇中,另有文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——君子能从大处为道义与公益,无私地做事,小人不能。

《论语》“学而”篇中,对君子还有这样的描述:“子曰,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——君子就是那种能孜孜以求,与时俱进,不断改造自我,追求进步的人。

笔者按,君子无私,且能成全他人之私,所以被他人仰仗和依赖都是自然而然之事,说起来容易得很,做起来……难!

全在自己修行。

萝卜/文

更新于:14天前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